教研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研动态 > 正文

民艺讲坛②:赵秀林大师和绍兴铜雕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15-12-15

1213晚,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绍兴铜雕传承人、我校客座教授赵秀林大师,应邀主持我院“民艺讲坛”第二讲,作“绍兴铜雕技艺概述”专题讲座。

赵秀林大师从青铜器讲起,在与木类、石类、贝类等传统雕刻的比较中,对绍兴铜雕的材质、发展历史等,作了详细阐述。他说,铜材硬度高,雕刻难度大,“绍兴铜雕技艺代表了越地雕刻的最高水平。”

紫铜、黄铜、白铜、生铜、青铜……赵秀林大师结合铜材的不同品种,对绍兴铜雕的分类及创作技艺作了介绍。据了解,绍兴铜雕技艺需经选材剪板、上稿、选刀、运刀刻制、打磨、装框等十数道复杂程序,其中,光是刀具就有刨刀、铲刀、平口刀、斜口刀、圆口刀等十多种,刻法也有削、敲、劈、刻、铲、雕、剁、刨、斩、锉等十余门,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赵秀林大师向大家讲述了“家学传承”,分享了自己艰辛的创业历程,以及主要代表作品、所获荣誉等。“为了雕好绍兴人最熟悉的《兰亭序》,我整整做了十二年的‘傻子’!”他打趣说。《兰亭序》共有38枚印章,每枚字体风格大相径庭。十二年间,赵秀林几乎每天捧着《兰亭序》琢磨,共刻了一百余幅,刻坏了五六十幅。最终,历经数十万次打磨而成的两米长巨幅铜雕作品《兰亭序》,使他成功摘得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完成一幅作品,通常要经过几十万次的敲打。”赵秀林大师对校内的绍兴市传统民间艺术传承基地及工作室作了简要介绍,他希望同学们有机会常到工作室去学习,静下心来好好琢磨这门工艺,让传统民间艺术在大学校园里焕发光彩。

我院400多名艺术类专业师生聆听了讲座。

/文:朱云岳 洪峰